请注意,本网站已停止更新!!!

    王家皂与乔家墩子、后滩西村三个村“三村联改”,统一规划开发共同打造太公旅游小镇。
    太公旅游小镇,位于太公三路以北、山海天路两侧,用地面积451亩,总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以3-4层为主,是王家皂、乔家墩子、后滩西3个民俗村的联合提升改造工程,主要建设商业、酒店、餐饮、娱乐、公寓等内容,是距离第三海水浴场最近的旅游特色小镇,是集旅游休闲、养生度假、精品购物为一体的滨海旅游综合体。
    小镇涉及的三个村建筑风格不同、各具特色。王家皂项目采用欧式巴洛克建筑风格,将传统渔家文化与现代商业有机融合,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元素和“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依托原生态民俗渔村改造,打造集民俗、餐饮、酒店、社区商业于一体的新业态民俗旅游度假小镇。项目建成后将率先实现民俗旅游提档升级,助力旅游富市在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开花结果。
    太公旅游小镇是全市民俗旅游提档升级示范项目。2017年底率先启动建设的王家皂项目,位于碧海路以西、太公三路以北,概算投资3.3亿元。项目建设用地面积67亩,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60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多层、高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为一级。地上共划分8个组团18个单体,其中A、B楼为8层,其余楼为3-5层。
    在太公旅游小镇中,红瓦、白墙、绿树仿佛置身于如梦似幻的纯真童话世界里。清晨和着海风,头顶是明媚的阳光,你行在由石板铺成的小路上,迎面开来的是颜色艳丽的巡游花车,你可以尽情享受这份热情和活力;午后,坐于一面明亮的落地窗前,饮一杯醇香的咖啡,手持一本心仪的书籍,在此刻,寻得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平和;傍晚多彩柔和的灯光秀,使得原本棱角分明的巴洛克建筑,一下子失去了冷峻和威严,更多的被柔情和温暖所取代。你驻足聆听街头艺人音乐中的诉说的往事,亦或是漫步在一路之隔的海边,感受着海风轻柔抚面。太公小镇给你不得不去的理由。
    地址: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第三海水浴场西北方向

行业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信息

全城行动,向环境违法说“不”

时间:2015-9-23  来源:黄海晨报   【关闭】

    新《环保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被称为“长牙齿”的法律以更多元化的监管模式和更趋严厉的处罚方式,为环境保护工作揭开了新篇。新法施行后,日照如何贯彻实施?新法又“咬”住了日照哪些环境违法行为?9月21日,市人大专题视察新环保法贯彻实施情况,由此,以上问题有了系统答案。
重拳出击
  截至目前,日照已经有346家企业接受了环保检查。其中,发现违法建设项目企业35家,违法排污企业47家。我市对37家违法企业进行了停产整治,取缔关闭企业13家,处罚企业118家。
  如果没有好的环境,再好的经济数字,都是水中花、镜中月。今年以来,日照以新环保法为抓手,勇于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钢铁、火电、水泥、城市污水处理厂、涉重金属等重点行业成为检查重点。
  新环保法赋予了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等强有力的执法手段。今年以来,我市共实行查封扣押15起,按日计罚1起,其中莒县华泰橡胶有限公司因炭黑加工项目未批先建被查封,是我省首例查封扣押案例。
  在岚山区检察院的多次督导和推动下,岚山25家钢渣磁选厂被强制拆除生产设备。钢渣磁选厂通过渗坑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强碱废水排出,可致癌、致畸、致变,严重污染环境。今年上半年,岚山区环保、公安、执法等六部门联合开展钢渣磁选企业专项整治行动,共排查出违规建设的钢渣磁选厂25家,将涉嫌环境污染犯罪10家企业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截至9月21日,13家企业已将原料清理完毕并恢复厂区原状,剩余企业正在进行原料清理,并将于近日恢复原状。
  我市还建立了司法环保联勤联动执法机制。今年以来,先后4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移交公安案件19起,拘留18人。
  还有一大批环保违规建设项目被清理。
  截至目前,我市共清理出环保违规建设项目234个,其中未批先建项目207个,批建不一 27个。
  按照省政府的最新要求,对已经投产的完善类项目和完成限产、停产整治任务的规范类项目开展现状环境影响评估,由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予以环保备案,不再进行环评审批和竣工环保验收,备案后纳入正常监管。目前,对于不符合产业政策的124个淘汰类项目,已全部关停淘汰;对符合产业政策、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56个完善类的项目,已补办24个项目,其余的拟按照要求加快补办相关手续;对于在建项目和符合产业政策、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排放但已投产的54个规范类的项目,已全部实行了停止建设和限产整治、停产整治的措施,待污染物达标排放后,立即完善相关环保手续。
  据介绍,长期以来,我市存在较多的环保违规项目,这些项目由于没有环保手续,游离于环境监管之外,给全市环境带来了较大影响。新《环保法》的实施使这些违规项目得到了有效治理。
  “违法受追究,必补环保课”。我市在对企业进行经济处罚的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2014年受到环保处罚的93家违法企业负责人,有的放矢地进行新环保法培训,培训结束后又组织进行闭卷考试,考试合格的持证上岗。
全城把关
  环保,已成一项全城行动。记者了解到,为保护碧水蓝天,日照多部门都高举起了环保牌。
市发展改革委: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市“十三五”规划
  市发展改革委正在编制我市“十三五”规划。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规划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列入,这就意味着“十三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将融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环境保护力度将更大,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
市经信委:不符合环保的项目一律不备案
  在项目备案过程中,日照市经信委严格执行环境评价和节能评估,对不符合条件的项目一律不予办理核准备案手续。据相关人员介绍,这道门槛以前就有,但执行起来从没像今天这样严格。环境保护已经日渐深入人心。
市公安局:组建专项队伍打击环境违法
去年市公安局成立了食药环侦支队,专职负责打击食品药品和环境领域的刑事犯罪。据了解,自成立食药环侦部门以来,全市共侦办环境领域刑事犯罪案件8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2人,逮捕15人,查处环境污染行政案件12起,行政拘留12人。
  为发挥公安、环保部门职能优势,形成防范、打击各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活动的合力,市公安局与市环保局成立了公安环保联勤联动执法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建立联勤联动执法机制,有效提高了环保行政执法权威和对环境污染违法犯罪的打击效能,形成最佳环保执法合力。
市财政局:加大环境污染防治投入
  我市财政加大了对环境污染防治的投入。截至8月份,全市累计安排2.5996亿元用于各项环保支出。据悉,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加强环保能力建设,支持水污染防治,支持大气污染防治,以及农村环境整治。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强化污水、垃圾处理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加强市区污水处置,据悉,主城区已经实现了污水全处理、污泥全处置、中水全回用,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
  市区垃圾也得到了有效处置。市区92个村居已基本纳入了环卫一体化管理,市区日产垃圾380余吨,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
  农村生活污水处置方面,日照加快村镇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通过建立乡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压缩中转站,配备垃圾运输箱、垃圾桶等措施,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0%以上。
  城区建筑扬尘也得到了有效治理。
市水利局:严格入河排污口审批
  市水利局定期组织开展入河排污口调查登记,严格河道、水库新建、改建、扩大排污口审批,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
  据悉,市水利局还下发了《关于水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通知》,要求各区县水利部门在编制有关水利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时,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规划的机关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各级水利部门要加强对开展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检查督导。
  据了解,市林业局、市农业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畜牧兽医局等单位,也都根据职责分工,围绕环境保护,加强了环境领域的把关和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