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本网站已停止更新!!!

    王家皂与乔家墩子、后滩西村三个村“三村联改”,统一规划开发共同打造太公旅游小镇。
    太公旅游小镇,位于太公三路以北、山海天路两侧,用地面积451亩,总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以3-4层为主,是王家皂、乔家墩子、后滩西3个民俗村的联合提升改造工程,主要建设商业、酒店、餐饮、娱乐、公寓等内容,是距离第三海水浴场最近的旅游特色小镇,是集旅游休闲、养生度假、精品购物为一体的滨海旅游综合体。
    小镇涉及的三个村建筑风格不同、各具特色。王家皂项目采用欧式巴洛克建筑风格,将传统渔家文化与现代商业有机融合,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元素和“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依托原生态民俗渔村改造,打造集民俗、餐饮、酒店、社区商业于一体的新业态民俗旅游度假小镇。项目建成后将率先实现民俗旅游提档升级,助力旅游富市在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开花结果。
    太公旅游小镇是全市民俗旅游提档升级示范项目。2017年底率先启动建设的王家皂项目,位于碧海路以西、太公三路以北,概算投资3.3亿元。项目建设用地面积67亩,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60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多层、高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为一级。地上共划分8个组团18个单体,其中A、B楼为8层,其余楼为3-5层。
    在太公旅游小镇中,红瓦、白墙、绿树仿佛置身于如梦似幻的纯真童话世界里。清晨和着海风,头顶是明媚的阳光,你行在由石板铺成的小路上,迎面开来的是颜色艳丽的巡游花车,你可以尽情享受这份热情和活力;午后,坐于一面明亮的落地窗前,饮一杯醇香的咖啡,手持一本心仪的书籍,在此刻,寻得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平和;傍晚多彩柔和的灯光秀,使得原本棱角分明的巴洛克建筑,一下子失去了冷峻和威严,更多的被柔情和温暖所取代。你驻足聆听街头艺人音乐中的诉说的往事,亦或是漫步在一路之隔的海边,感受着海风轻柔抚面。太公小镇给你不得不去的理由。
    地址: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第三海水浴场西北方向

行业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信息

惬意日照游 不光泡大海
东港区“五一”后三个月接待外地游客153万,旅游收入达4.8亿元

时间:2004-8-10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记者 孙巍 卢鹏 通讯员 陈为冰   【关闭】

 本报东港讯  问:那个宾馆拥有8000个床位且日日爆满?答:今夏的任家台村就是这样一个“宾馆”。今年7月8日,东港区任家台、王家皂、刘家湾三个村同时被命名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这三个村只是代表,5年来东港区的民俗旅游爆发式发展,现在沿海19个村全部搞起来了,每天接待游客3万人以上。而5年前,东港区民俗旅游的起点是王家皂的6户渔民的土炕小木床。
    “除了泡海澡,这里还有什么玩的吗?”以前,面对游人的这个问题,导游只能支吾。今年日照人气壮了,不仅刘家湾赶海园正式开放,惹得四方游人来赤脚赶海,捕蟹挖贝;“南茶北引”、“南竹北引”这些史志中的亮点都成了旅游景点;东港区银子700万元建起的“竹洞天”毛竹园“五·一”开业期间每天就接待游客超过1万元。“南茶北引第一镇”巨峰镇投资3000万元的茶庄使以前众多游人“只知茶名,未闻茶香”的困惑开始成为历史。
    原来说“日照旅游宽度200米,长度一上午”,游人来了留不住。现在“刘家湾赶海园、名人故居、巨峰品茶一日游”,“观海、赏竹、渔家乐二日游”……龙门崮石崖、刘墉故居、丁肇中故居……今年东港区已大气内陆旅游景点涌现,他们还与其他区县联动,新设旅游线路数十条,奇秀九仙山、千年银杏树都成了热痒游海者、让大家忘记时间的兴奋剂。
    东港区旅游的一“放”放出了万千积极性,但对“生态”这条底线原则却掐得很牢:今年眼看1000万元的钢筋水泥就要在“旅游开发”的口号下砸到桃花岛上,有关部门听从旅游规划专家意见,坚决阻击,绿色小岛逃脱了钢筋水泥攻势,继续保持原生态。今年夏天,涨潮时只有15亩地大的桃花岛共接待游客10万人次,实现收入超过200万元。
    据统计,今年“五·一”过后的三个月,东港区共接待外地游客153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亿元。旅游大发展,可东港区现在更多的是挑毛病、找不足。8月3日,记者在王家皂采访时正好遇到旅游部门领着来自澳大利亚和瑞典的专家看旅游规划。“这个村商店太多,村里一棵树也没有,要多种绿色植物”,“你们没有自己的旅游产品,这个不行,要赶快开发”……专题提意见不留情面。“我们旅游的发展史爆发式的,现在需要的是规范调整。”东港区旅游局一位责任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