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本网站已停止更新!!!

    王家皂与乔家墩子、后滩西村三个村“三村联改”,统一规划开发共同打造太公旅游小镇。
    太公旅游小镇,位于太公三路以北、山海天路两侧,用地面积451亩,总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以3-4层为主,是王家皂、乔家墩子、后滩西3个民俗村的联合提升改造工程,主要建设商业、酒店、餐饮、娱乐、公寓等内容,是距离第三海水浴场最近的旅游特色小镇,是集旅游休闲、养生度假、精品购物为一体的滨海旅游综合体。
    小镇涉及的三个村建筑风格不同、各具特色。王家皂项目采用欧式巴洛克建筑风格,将传统渔家文化与现代商业有机融合,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元素和“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依托原生态民俗渔村改造,打造集民俗、餐饮、酒店、社区商业于一体的新业态民俗旅游度假小镇。项目建成后将率先实现民俗旅游提档升级,助力旅游富市在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开花结果。
    太公旅游小镇是全市民俗旅游提档升级示范项目。2017年底率先启动建设的王家皂项目,位于碧海路以西、太公三路以北,概算投资3.3亿元。项目建设用地面积67亩,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60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多层、高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为一级。地上共划分8个组团18个单体,其中A、B楼为8层,其余楼为3-5层。
    在太公旅游小镇中,红瓦、白墙、绿树仿佛置身于如梦似幻的纯真童话世界里。清晨和着海风,头顶是明媚的阳光,你行在由石板铺成的小路上,迎面开来的是颜色艳丽的巡游花车,你可以尽情享受这份热情和活力;午后,坐于一面明亮的落地窗前,饮一杯醇香的咖啡,手持一本心仪的书籍,在此刻,寻得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平和;傍晚多彩柔和的灯光秀,使得原本棱角分明的巴洛克建筑,一下子失去了冷峻和威严,更多的被柔情和温暖所取代。你驻足聆听街头艺人音乐中的诉说的往事,亦或是漫步在一路之隔的海边,感受着海风轻柔抚面。太公小镇给你不得不去的理由。
    地址: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第三海水浴场西北方向

行业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信息

明年五一,看汉代海曲的繁华

时间:2003-12-28  来源:黄海晨刊  作者:黄海晨刊   【关闭】

    日照市西郊西十里堡村西南约1公里处,从去年3月起,那里因海曲汉墓的挖掘而闻名遐迩。2002年3月底,为配合同三高速公路的建设,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此处文物点进行抢救性挖掘,经过近三个月的挖掘,一个我省迄今发现的最完好汉墓群惊现在世人面前。  
    2003年4月13日,山东日照海曲汉代墓地被评选为200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2003年4月30日,省文化厅、日照市人民政府在济南联合召开日照海曲汉墓被评为“200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新闻发布会,并首次在济南展出了海曲汉墓出土的珍贵文物,引起轰动。 
    海曲汉墓墓葬保存完好、出土文物富比王侯、美不胜收,虽已名声在外,但我市市民只是从新闻报道或图片上了解过,许多人在渴望对这一本地的考古新发现做进一步的了解。据记者了解,日照市博物馆正在为此不断努力,到明年五一,名为“海曲汉韵”的陈列展厅在市博物馆开展,届时将让市民和游客一饱眼福。 
    海曲汉墓的出土文物富比王侯 
    据了解,2002年春季的考古挖掘,共清理了墓葬90座,其中砖室墓17座,其余墓葬都属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大部分墓葬保存完好。出土陶器、铜器、玉器、漆器、木器、铁器、角器等1200余件,其中仅漆木器就近500件,为山东目前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批。从墓葬结构和出土文物初步观察,木椁墓葬的时代约从西汉早期到东汉时期;砖室墓葬时代较晚,约属东汉晚期到魏晋时期,时间跨度近400年。  
    漆器做工精细,纹饰流畅,部分器物还嵌金、嵌银,镶嵌的动物造型栩栩如生,显得十分华丽壮观。少量漆器上写有文字,具有比较高的研究价值。出土的陶器500余件,其中尤以50余件漆衣陶和240余件施釉硬陶尤为重要,大部分施釉硬陶已与瓷器十分接近。在中国权威的文物杂志《文物天地》中称其为“北方最美的500件漆器”。 
    出土的铜器中仅铜镜就有60多面,部分铜镜仍然光鉴照人,5枚铜印章对确定墓主身份具有重要意义。出土的部分竹简和木牍字迹依然清晰,其中竹简上有武帝“天汉二年”的明确年号。丝织品仍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大部分为平纹素面,最大的一块长2.6米、宽0.96米,并刺绣有精致的花纹,是山东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汉代丝织品。 
   “海曲汉韵”展厅正在设计建设中 
    据市博物馆负责人董书涛介绍,海曲汉墓考古发现陈列展览,是市博物馆抓住“2002年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一机遇,适时推出的文物基本陈列展览。旨在充分发挥市博物馆宣传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丰富我市文化内涵,对广大市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历史文化教育,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激发人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工作热情,为我市两个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据介绍,“海曲汉韵”展厅定于明年五一开馆,现在的建设已进入倒计时阶段。陈列展厅展览的内容包括古海曲县西汉早期到东汉时期社会政治面貌、经济发展状况、海曲汉墓位置示意图、复原图;海曲汉墓发掘现场、发掘过程,还有精美的出土文物及标本等。 
    在内容和形式上,以实物、图片和文字为主,结合沙盘、模型等,提高展览的仿真效果,力求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有机结合起来。在整体效果设计上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的陈列展览风格。对于重要发现重点展示,如专设丝织品厅、漆木器厅展示保存完好的纺织品、500件精美的漆器,反映汉时发达的纺织、漆器制造业和工艺水平。另外还专设展厅陈列复原的有关器物,真实再现当时的制作工艺、过程,帮助观众了解汉时古海曲县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相关知识。通过艺术性和形象性来展现出土文物久远的汉时风韵,灯光和场景的设计、声光电的应用将别具一格,营造出古海曲县悠远文明的神秘气氛,给人以时空变幻、身临其境的感觉。 
    展厅将成我市旅游新亮点 
    海曲汉墓的成功挖掘被列为200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不仅给日照博物馆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日照的旅游业带来了机遇。“海曲汉韵”陈列展厅的设置填补了市博物馆没有固定文物陈列展厅的空白。同时,记者还了解到,“东方文明之光”——龙山文化展厅将与“海曲汉韵”展厅同时开馆,这将是市博物馆的又一固定陈列展厅。这两个展厅的设立将给日照的旅游提供新的景点、亮点。 
    海曲汉墓的墓葬形式、精美的出土文物曾引起全国轰动,“海曲汉韵”展厅全面的专题展览必将吸引各方人士前来参观。同时,展厅所展现的不仅是充满浓厚地域特色又神秘绚丽的珍奇文物,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日照汉代雄浑古朴的时代风貌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让人们了解汉时海曲的繁华和兴盛。这不仅可以激发本地市民的城市自豪感,也可以让外地游客在观赏了日照的蓝天、碧海、金沙滩之外,还可以了解日照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而丰富城市旅游的文化内涵。 
    同时,海曲汉墓中珍奇绚丽的出土文物也给我市的旅游产品提供了新的素材。据介绍,市博物馆准备将海曲汉墓出土的部分器物进行综合开发,复制成旅游纪念品,将海曲汉墓出土文物这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我市旅游业的发展。 
    市文化局副局长林玉营在接受采访时说:“海曲汉韵陈列展厅的设立不仅展示了我们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也标志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我们借这个考古挖掘的机遇,在市博物馆设立了极富城市特色的展厅,同时完善了市博物馆的陈列功能。在博物馆的设计建设上,我们不仅要把历史文物陈列出来,更要把这一展厅按照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要求,把它做成城市发展中的一个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