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本网站已停止更新!!!

    王家皂与乔家墩子、后滩西村三个村“三村联改”,统一规划开发共同打造太公旅游小镇。
    太公旅游小镇,位于太公三路以北、山海天路两侧,用地面积451亩,总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以3-4层为主,是王家皂、乔家墩子、后滩西3个民俗村的联合提升改造工程,主要建设商业、酒店、餐饮、娱乐、公寓等内容,是距离第三海水浴场最近的旅游特色小镇,是集旅游休闲、养生度假、精品购物为一体的滨海旅游综合体。
    小镇涉及的三个村建筑风格不同、各具特色。王家皂项目采用欧式巴洛克建筑风格,将传统渔家文化与现代商业有机融合,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元素和“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依托原生态民俗渔村改造,打造集民俗、餐饮、酒店、社区商业于一体的新业态民俗旅游度假小镇。项目建成后将率先实现民俗旅游提档升级,助力旅游富市在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开花结果。
    太公旅游小镇是全市民俗旅游提档升级示范项目。2017年底率先启动建设的王家皂项目,位于碧海路以西、太公三路以北,概算投资3.3亿元。项目建设用地面积67亩,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60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多层、高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为一级。地上共划分8个组团18个单体,其中A、B楼为8层,其余楼为3-5层。
    在太公旅游小镇中,红瓦、白墙、绿树仿佛置身于如梦似幻的纯真童话世界里。清晨和着海风,头顶是明媚的阳光,你行在由石板铺成的小路上,迎面开来的是颜色艳丽的巡游花车,你可以尽情享受这份热情和活力;午后,坐于一面明亮的落地窗前,饮一杯醇香的咖啡,手持一本心仪的书籍,在此刻,寻得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平和;傍晚多彩柔和的灯光秀,使得原本棱角分明的巴洛克建筑,一下子失去了冷峻和威严,更多的被柔情和温暖所取代。你驻足聆听街头艺人音乐中的诉说的往事,亦或是漫步在一路之隔的海边,感受着海风轻柔抚面。太公小镇给你不得不去的理由。
    地址: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第三海水浴场西北方向

行业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信息

日照山海天·长三角高铁旅游专线首发团开行——相约阳光海岸 奔赴活力日照

时间:2023-5-16  来源:日照新闻网   【关闭】


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 “美丽的日照,我来啦!”5月12日,随着一列列高铁抵达日照西站,来自上海、扬州、常熟等地的400余名游客开启了为期三天的旅程。这也是今年的日照山海天·长三角高铁旅游专线首发团。



  五月的日照,暖风拂面,空气清新,百花绽放。在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第一次来日照的上海游客徐定营兴奋不已,踩沙滩、嗅花香、拍美照,忙得不亦乐乎。“上海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寸土寸金,却很难找到如此洁净细软的沙滩,呼吸到如此清新的空气。”徐定营说。



  热情的旅游服务、地道的日照美食,同样博得了众多游客点赞。扬州游客姜慧说:“景区工作人员、导游都很热情,特意为我们安排了绿色通道,方便我们快速入园,并且还精心安排了餐饮、住宿以及特色景点,让我对接下来的行程期待满满!”



  在三天两夜的旅途中,日照山海天·长三角高铁旅游专线首发团游客依次打卡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太公岛牡蛎公园、中国杜鹃花博览园、云过山丘茶旅文化园等景区景点,在美景中和美味里深入感受“有一种生活叫日照”。



  今年以来,山海天采取“走出去+网络营销”的推广方式,通过“专场文旅招商推介会+文旅大卖场促销+邀请旅行商实地考察”的组合式推广矩阵,与上海、北京等地旅行社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3月15日,我市在上海成功举办2023日照(上海)文旅推介招商会。作为活动轮值区县,山海天进行了文旅招商资源推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丰富的旅游产品、产业发展方向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



  “赏山海美景,品山海美味,交山海朋友,感山海胸怀,创山海伟业。”上海旅游同盟会秘书长马晓明在听到推介词的那一刻,就对山海天产生了浓厚兴趣。推介会后,上海旅游同盟会于3月底组织上海知名旅行社到访日照山海天,开展旅游资源踩线活动。



  “来了才知道名不虚传,也替游客先行感受了山海天的‘诗与远方’。”马晓明由衷地说,日照旅游资源富集,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度假避暑、休闲观光的理想胜地。长三角高铁旅游专线的开行,给长三角地区居民提供一条生态旅游快车道的同时,也为日照打响“阳光海岸·活力日照”城市品牌助力赋能。



  据了解,长三角高铁旅游专线开通后,年内预计组织超5万名长三角地区游客畅游山海天。为确保旅客游得开心、玩得尽兴,山海天也将加快推进民俗旅游业提档升级,加快打造“两圈一带”消费街区,加快推动太公旅游综合体、“星岛蓝碳计划”科幻主题乐园项目投入运营,进一步满足不同旅客群体的需求,充分发挥旅游排头兵效能。(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郑笃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