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本网站已停止更新!!!

    王家皂与乔家墩子、后滩西村三个村“三村联改”,统一规划开发共同打造太公旅游小镇。
    太公旅游小镇,位于太公三路以北、山海天路两侧,用地面积451亩,总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以3-4层为主,是王家皂、乔家墩子、后滩西3个民俗村的联合提升改造工程,主要建设商业、酒店、餐饮、娱乐、公寓等内容,是距离第三海水浴场最近的旅游特色小镇,是集旅游休闲、养生度假、精品购物为一体的滨海旅游综合体。
    小镇涉及的三个村建筑风格不同、各具特色。王家皂项目采用欧式巴洛克建筑风格,将传统渔家文化与现代商业有机融合,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元素和“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依托原生态民俗渔村改造,打造集民俗、餐饮、酒店、社区商业于一体的新业态民俗旅游度假小镇。项目建成后将率先实现民俗旅游提档升级,助力旅游富市在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开花结果。
    太公旅游小镇是全市民俗旅游提档升级示范项目。2017年底率先启动建设的王家皂项目,位于碧海路以西、太公三路以北,概算投资3.3亿元。项目建设用地面积67亩,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60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多层、高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为一级。地上共划分8个组团18个单体,其中A、B楼为8层,其余楼为3-5层。
    在太公旅游小镇中,红瓦、白墙、绿树仿佛置身于如梦似幻的纯真童话世界里。清晨和着海风,头顶是明媚的阳光,你行在由石板铺成的小路上,迎面开来的是颜色艳丽的巡游花车,你可以尽情享受这份热情和活力;午后,坐于一面明亮的落地窗前,饮一杯醇香的咖啡,手持一本心仪的书籍,在此刻,寻得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平和;傍晚多彩柔和的灯光秀,使得原本棱角分明的巴洛克建筑,一下子失去了冷峻和威严,更多的被柔情和温暖所取代。你驻足聆听街头艺人音乐中的诉说的往事,亦或是漫步在一路之隔的海边,感受着海风轻柔抚面。太公小镇给你不得不去的理由。
    地址: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第三海水浴场西北方向

行业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信息

山东:全域旅游正当时

时间:2018-12-1   【关闭】

   近日,山东省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内需补短板促发展的若干意见》(鲁政发〔2018〕24号)。《意见》中提出,为进一步推动全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山东省各市将全部推出涵盖餐饮、住宿、交通、景点景区、购物、娱乐等领域的城市旅游卡,并即时销售;降低国有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总体幅度50%;在重点旅游城市探索建立游客消费纠纷先行赔付制度;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培育建设5个乡村旅游集群片区,选择5个旅游主题特色鲜明的县(市、区)打造精品旅游小镇。

免去门票,收入更高

    今年“五一”假期,提升后免费开放的济南国际园博园迎来了超过20万的游客。4月30日当天,入园游客超过8.7万人次。这个数字与园博园9年前开园时媲美。关掉门票经济的“门”,打开餐饮、购物、娱乐、文创等城市相关业态的“窗”,一系列免费政策充分释放了旅游消费需求,山东的旅游业向全域旅游转型升级。
    在济南国际园博园管理运营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博的记忆中,2009年开园后,园博园保持了较高的入园人数,从2010年底开始,入园人数少了很多。有报道称,在2013年“十一”长假期间,园博园单日游客已不足1万。园博园今年免费开放后,以重回巅峰的人气来了一次“逆袭”。
    “门票免费了,游客们就更多地会选择租车游园或者选择院内餐饮就餐。目前主要靠园内的小木屋售卖快餐、饮料和小零食。”张博介绍,此前依靠60元/人的门票,对于庞大的运营费用来讲是杯水车薪;而门票免费后,园区内卖快餐的小木屋在“黄金周”期间就有1万多人就餐,这极大地带动了租赁业务,也为景区发展指明了方向。

    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到“十一”前,已有21个省份出台或公布157个景区降价或免费措施,还有157个将在近期宣布降价。这314个景区中,5A级别景区120个以上,4A级景区150多个,降价幅度20%的景区超70个,30个景区免费开放。
    去年1月1日,济南大明湖景区全面免费,彻底成为“城中湖”。根据相关数据,免费仅4个月后,景区游客量增长472%,其中外地游客增长180%,景区内收费景点超然楼游客量增长225%,景区内及周边餐饮、购物等也增长明显。
    “大明湖的火爆还带动了周边百花洲、曲水亭、芙蓉街、宽厚里片区的发展,提升了济南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教授陈国忠给山东不少景区“免费”的举动点赞,他认为,景区非门票化是城市从景区时代向全域旅游转换的一种标志,非门票化是惠及全民的一项举措。景区免费开放,放弃的是小门票,带动的是旅游大经济,也改变了原来的以景区建设为主的旅游发展模式,转向整个城市旅游目的地的打造。

全域旅游正当时

    深秋时节,沂源县的柿子迎来收获、加工季,当地农民趁着晴好天气,加紧将采摘的柿子进行选果、削皮、去蒂、吊晾等,并制成柿饼销往国内外,柿子加工是当地农民深秋增收的特色产业。
    “我们有一部分柿子树是专门供游客采摘的,很多游客采摘过苹果或者桃子,但是没有采摘过柿子。”正在整理晾晒柿子的沂源县悦庄镇陈家官庄村村民王香梅说,随着周末和黄金周旅游热的兴起,当地形成了“家家有庭院、户户能采摘”的特色景观,释放出农旅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
而在沂源县中庄镇、燕崖镇、张家坡镇的山岭丘壑里,不少游客忙着采摘“沂源红”苹果。
    “纷至沓来的游客除了参与苹果采摘,还能体验特色民宿,吃农家特色饭菜,品味沂蒙山水。”采摘园旁边开设农家乐的赵庆表示,别具特色的四季采摘游,乐了游客、富了果农,成为沂源县全域旅游创新品牌。

    在“旅游+”理念的推动下,山东全域旅游正在与文创、体育、养生、休闲等各产业融合发展,且出现了不少成功实践,典型的如各地的特色小镇,既有包含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等项目的乡村旅游类特色小镇,也有专注于休闲养生的度假类特色小镇,还有可以从事滑雪、飞行等运动类特色小镇,都吸引了大量游客驻留。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孙树娥表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工作,此前印发《大力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从7大板块、32项举措、10个专栏,系统构建了“全域打造、全业融合、全景建设、全民参与、全要素提升”的旅游发展新格局,科学确立了“文化圣境·健康福地”国际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的新目标,明确提出了建设旅游休闲强省,促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发展路径和工作措施,真正把山东全域建成生态大花园、美丽大公园、精神大家园。
    “为突破门票经济瓶颈,在观光型景区转型过程中,要注重服务质量优化提升,打造综合化业态,创新景区运营模式,提升景区文化内涵和品质,整合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产业融合,这些都将成为今后山东各旅游目的地的必修课。”山东省启明星旅游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沙子田表示,打开“好客山东”之窗,积极结合旅游发展新思路,从实际效果看,当游客旅游体验不再仅仅是景区观光,而是综合目的地全方位体验时,全域旅游的效果会“闪闪发亮”。(来源:经济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