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本网站已停止更新!!!

    王家皂与乔家墩子、后滩西村三个村“三村联改”,统一规划开发共同打造太公旅游小镇。
    太公旅游小镇,位于太公三路以北、山海天路两侧,用地面积451亩,总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以3-4层为主,是王家皂、乔家墩子、后滩西3个民俗村的联合提升改造工程,主要建设商业、酒店、餐饮、娱乐、公寓等内容,是距离第三海水浴场最近的旅游特色小镇,是集旅游休闲、养生度假、精品购物为一体的滨海旅游综合体。
    小镇涉及的三个村建筑风格不同、各具特色。王家皂项目采用欧式巴洛克建筑风格,将传统渔家文化与现代商业有机融合,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元素和“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依托原生态民俗渔村改造,打造集民俗、餐饮、酒店、社区商业于一体的新业态民俗旅游度假小镇。项目建成后将率先实现民俗旅游提档升级,助力旅游富市在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开花结果。
    太公旅游小镇是全市民俗旅游提档升级示范项目。2017年底率先启动建设的王家皂项目,位于碧海路以西、太公三路以北,概算投资3.3亿元。项目建设用地面积67亩,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60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多层、高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为一级。地上共划分8个组团18个单体,其中A、B楼为8层,其余楼为3-5层。
    在太公旅游小镇中,红瓦、白墙、绿树仿佛置身于如梦似幻的纯真童话世界里。清晨和着海风,头顶是明媚的阳光,你行在由石板铺成的小路上,迎面开来的是颜色艳丽的巡游花车,你可以尽情享受这份热情和活力;午后,坐于一面明亮的落地窗前,饮一杯醇香的咖啡,手持一本心仪的书籍,在此刻,寻得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平和;傍晚多彩柔和的灯光秀,使得原本棱角分明的巴洛克建筑,一下子失去了冷峻和威严,更多的被柔情和温暖所取代。你驻足聆听街头艺人音乐中的诉说的往事,亦或是漫步在一路之隔的海边,感受着海风轻柔抚面。太公小镇给你不得不去的理由。
    地址: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第三海水浴场西北方向

行业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信息

日照:“旅游+”换道超车

时间:2018-6-2  来源:大众日报   【关闭】

      现代旅游业既是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口。日照市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提出,日照将重点做好“项目、海洋、康养、体育”四篇文章,推动旅游业由传统、低质旅游向优质旅游、精品旅游的嬗变,切实解决好长期制约日照旅游业发展的“人气、淡旺季、回头客”等瓶颈。在项目建设上,将加快策划建设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特色精品旅游项目,真正给游客一个非来不可的理由。
建设战略性支柱产业
    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带动作用。在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持续较大的情况下,日照市旅游业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去年,日照旅游消费总额突破360亿元,相当于GDP比重的18%。对此,日照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王均波认为,在当前传统产业需要“升级”,新兴产业需要“壮体”,新业态需要“培育”的情况下,推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突破口”。
    要把旅游业切实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王均波认为,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把日照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把城市当作一个“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实现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推动日照由“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第二,加强旅游项目建设。把大项目开发建设作为重要突破口,一手抓策划,把资源、创意、文化变为项目,一手抓在建项目推进和招引,打造具有核心吸引力、能够改变旅游市场格局、代表日照旅游形象的精品样板项目。第三是培育发展新型业态。立足日照的资源优势,着重在“海”“养”“运动”等方面做文章,大力发展海洋旅游、康体养生、体育旅游,积极培育婚庆、露营、低空飞行等旅游新业态,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特色产品。此外,还要加强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实施智慧旅游城市、旅游道路通达等“七大工程”建设,补齐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强化旅游形象推广,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推介日照,精准开拓客源市场;加强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建立完善长效机制,让日照成为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提高“回头率”、增加“回头客”。
    旅游业要转型升级,思想转型也是关键。王均波认为,对政府主管部门来说,要有“跳出旅游看旅游”的思想。旅游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了全域旅游、全业旅游、大众旅游时代,不能“就旅游说旅游”,而是应将旅游业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中布局擘画;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工作上打出“组合拳”,发展上形成“大合唱”;要善用“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政府部门发挥好对旅游市场的调控、引导、监管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策划打造一批适销对路、符合游客需求的旅游“拳头”产品。
打造“四最”品牌体育赛事
    去年,日照市举办国际马拉松等省级以上赛事20多项,形成了“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旅游;单人竞赛,多人消费”的体育旅游新模式。日照“海滨山岳行”体育休闲旅游线路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通过体育赛事吸引旅游人数突破1200余万人次,拉动旅游收入近70亿元。
    体育旅游正成为旅游发展新风口,对于下步如何打造特色鲜明且深受市场欢迎的体育旅游品牌,日照市体育局局长孟凡香说,日照市体育局将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产业跟进”的原则,全力打造最好玩、最体贴、最具人气、最能来钱的品牌赛事和体育旅游线路。
    一方面,抓日照特色品牌赛事。持续打造中国日照大青山国际太极拳大赛、中国(日照)国民休闲水上运动会、中国(日照)体操节、日照国际马拉松等具有日照特色的精品赛事,形成“春打太极拳、夏开水运会、秋跑马拉松、冬跳大体操”的赛事格局,每项赛事都同期举办会展、论坛、培训等活动,扩大赛事影响力,让体育赛事覆盖全年度。
    一方面,抓日照“海滨山岳行”体育旅游线路。全面启动“海滨山岳行”西线、南线,沿线布局观赏性强、参与度高、互动性好的体育赛事,串联沿线景区(景点)、采摘园、古村落等,提升区县、景区(景点)独立承办赛事能力,将日照“海滨山岳行”打造成为一条“可复制、可传承”的体育旅游线路。
把文化基因注入旅游资源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日照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新局党组书记杜庆森认为,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文化角度出发,就要把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作为方向和目标,扭转“重事业,轻产业”的局面,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
    一方面,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如海洋文化、太阳文化、莒文化等,创新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张力,促进优秀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一方面,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快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与扶贫工作有效融合。另外,还要推动文化演艺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今年,日照将继续举办第二届日照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突出产业特色化,培育壮大文化消费市场,助推文化产业发展,让其成为文化领域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引擎。同时,让文化演出走出剧院,走进景区,丰富文化旅游内涵,合力解决剧场演艺观众少和景区文化业态缺乏等问题,实现演艺空间与旅游空间协调发展。
    太极刚柔相济,马拉松挑战自我,运动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的集中体现。孟凡香说,今后,日照市体育局也将更加注重赛事文化内涵的培育和沿线地域文化的挖掘,将其转化为打造“阳光海岸·活力日照”城市品牌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