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本网站已停止更新!!!

    王家皂与乔家墩子、后滩西村三个村“三村联改”,统一规划开发共同打造太公旅游小镇。
    太公旅游小镇,位于太公三路以北、山海天路两侧,用地面积451亩,总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以3-4层为主,是王家皂、乔家墩子、后滩西3个民俗村的联合提升改造工程,主要建设商业、酒店、餐饮、娱乐、公寓等内容,是距离第三海水浴场最近的旅游特色小镇,是集旅游休闲、养生度假、精品购物为一体的滨海旅游综合体。
    小镇涉及的三个村建筑风格不同、各具特色。王家皂项目采用欧式巴洛克建筑风格,将传统渔家文化与现代商业有机融合,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元素和“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依托原生态民俗渔村改造,打造集民俗、餐饮、酒店、社区商业于一体的新业态民俗旅游度假小镇。项目建成后将率先实现民俗旅游提档升级,助力旅游富市在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开花结果。
    太公旅游小镇是全市民俗旅游提档升级示范项目。2017年底率先启动建设的王家皂项目,位于碧海路以西、太公三路以北,概算投资3.3亿元。项目建设用地面积67亩,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60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多层、高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为一级。地上共划分8个组团18个单体,其中A、B楼为8层,其余楼为3-5层。
    在太公旅游小镇中,红瓦、白墙、绿树仿佛置身于如梦似幻的纯真童话世界里。清晨和着海风,头顶是明媚的阳光,你行在由石板铺成的小路上,迎面开来的是颜色艳丽的巡游花车,你可以尽情享受这份热情和活力;午后,坐于一面明亮的落地窗前,饮一杯醇香的咖啡,手持一本心仪的书籍,在此刻,寻得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平和;傍晚多彩柔和的灯光秀,使得原本棱角分明的巴洛克建筑,一下子失去了冷峻和威严,更多的被柔情和温暖所取代。你驻足聆听街头艺人音乐中的诉说的往事,亦或是漫步在一路之隔的海边,感受着海风轻柔抚面。太公小镇给你不得不去的理由。
    地址: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第三海水浴场西北方向

行业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信息

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今日揭牌 现场发布三项报告

时间:2017-8-31  来源:日照市旅游信息中心   【关闭】

8月30日,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签约揭牌仪式暨国内旅游大数据发布会在京举行。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陈忠岳,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李晓峰出席并致辞。


活动现场,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共同组建的“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与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旅游消费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分别揭牌成立。同时,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建立全面长期合作关系,将在旅游消费大数据监测、分析与发布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为旅游行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


杜江在致辞时表示,国家旅游局高度重视旅游统计和数据分析工作,李金早局长撰文指出,“旅游要发展、统计要革命、数据要掌握。”根据国家旅游局党组批准的《数据中心、地方和企业合作网络发展规划(2017—2025)》,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将陆续建设一批区域分中心、专项基地、专题实验室、观测站(点)等,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希望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继续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战略方向,务实推进与相关机构的合作,生产和发布高质量数据成果,为我国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和科技支撑。


陈忠岳表示,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全域旅游作为贯穿生产、生活、消费领域的重要业态,对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中国电信将依托累计5.8亿的客户量,为旅游行业信息化提供更多基础数据,为更好地反映行业趋势、服务行业发展、推动旅游大数据开发应用进一步做好铺垫。


李晓峰表示,当前,旅游消费大数据逐步成为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抓手,正在推动旅游业从传统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三方将本着长期合作、资源共享、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推动旅游大数据全生态开发应用,加强大数据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旅游科技创新,打造旅游发展科技引擎,促进旅游业提质增效。


活动现场,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2017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发布了《2017中国自驾游大数据》,旅游消费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发布了《2017中国旅游消费大数据》。


国家旅游局相关司室负责同志,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出席发布会。



《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7》显示:
2016年国内旅游人数、收入创新高
 8月30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在京发布的《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7》显示,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2016年全年国内旅游市场继续保持12%以上的高速增长,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为国内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国内旅游消费保持高速增长,市场新需求、产业新业态、政府新举措不断涌现。总体来看,我国国内旅游市场规模长期保持在15%左右的增长速度,旅游总收入总体保持12%左右的增长速度。2016年,国内旅游人数为44.4亿人次,同比增长11.0%,旅游收入从2011年的1.93万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3.9万亿元。


报告认为,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国旅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旅游业在创新发展中继续领跑经济增长。我国旅游已经发展到大众化旅游中高级阶段,向日常休闲回归,差异化游憩环境逐渐成为休闲的手段。休闲需求进入越来越多百姓的日常生活,国内旅游需求旺盛,旅游投资维持高位,旅游就业稳步增加。报告预计,2017年全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将达5.3万亿元,国内旅游人数将达48.8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将达4.4万亿元。


《2017中国旅游消费大数据》显示:
旅游对泛消费行业综合贡献度达70%

 8月30日,由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和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旅游消费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在京发布《2017中国旅游消费大数据》。大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旅游  对泛消费行业综合贡献度已达7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20年,这一贡献度将达85%以上。
  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到2017年上半年,旅游对泛消费行业的综合贡献度分别为62.6%、63.4%和70%。2017年上半年,旅游对餐饮、娱乐、住宿、购物等4个行业的贡献度均在5成以上,分别为61.1%、62.4%、72.2%、54.0%。作为生活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消费为拉动相关行业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报告还显示,随着逐渐建成小康社会,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作为反映居民幸福指数重要指标的旅游消费支出,可以看出居民的出游率在快速提升。2015年上半年到2017年上半年,我国城乡居民出游力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占日常消费支出的比重,从2015年的15.6%提高到2016年的16.4%、今年上半年的17.6%。此外,假日旅游仍然是旅游消费的最大热点,旅游消费贡献度高于上半年整体水平,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多元化。
《2017中国自驾旅游大数据》显示:
我国正步入“快旅慢游”时代
  8月30日,由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联合组建的“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在京发布《2017中国自驾旅游大数据》。
  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全国跨市自驾游游客的平均停留时长为41小时,平均过夜比例62.4%,平均出游里程达142.8公里。游客追求旅游时间利用最大化,在旅途中的时间越来越短,留在景区景点的时间越来越长,我国正步入“快旅慢游”时代。
  数据就我国自驾游市场的特点分析显示,自驾游出行多集中在中短途线路,50公里至400公里是自驾游主要的空间距离,占比约为80%,“一日游”和“一夜游”占主要比例。影响自驾游出行人次的主要因素包括交通、人口、汽车保有量、区域经济水平等。交通道路网的完善和发达程度直接对出行距离、停留时间、是否过夜等产生影响。自驾游出行的活跃区域仍然和地方区域经济水平有很大关系,华东地区最为频繁,东北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出行人次相对较低。自驾游出行的主要人群81%为25岁到50岁的青壮年为主的中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