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本网站已停止更新!!!

    王家皂与乔家墩子、后滩西村三个村“三村联改”,统一规划开发共同打造太公旅游小镇。
    太公旅游小镇,位于太公三路以北、山海天路两侧,用地面积451亩,总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以3-4层为主,是王家皂、乔家墩子、后滩西3个民俗村的联合提升改造工程,主要建设商业、酒店、餐饮、娱乐、公寓等内容,是距离第三海水浴场最近的旅游特色小镇,是集旅游休闲、养生度假、精品购物为一体的滨海旅游综合体。
    小镇涉及的三个村建筑风格不同、各具特色。王家皂项目采用欧式巴洛克建筑风格,将传统渔家文化与现代商业有机融合,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元素和“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依托原生态民俗渔村改造,打造集民俗、餐饮、酒店、社区商业于一体的新业态民俗旅游度假小镇。项目建成后将率先实现民俗旅游提档升级,助力旅游富市在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开花结果。
    太公旅游小镇是全市民俗旅游提档升级示范项目。2017年底率先启动建设的王家皂项目,位于碧海路以西、太公三路以北,概算投资3.3亿元。项目建设用地面积67亩,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60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多层、高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为一级。地上共划分8个组团18个单体,其中A、B楼为8层,其余楼为3-5层。
    在太公旅游小镇中,红瓦、白墙、绿树仿佛置身于如梦似幻的纯真童话世界里。清晨和着海风,头顶是明媚的阳光,你行在由石板铺成的小路上,迎面开来的是颜色艳丽的巡游花车,你可以尽情享受这份热情和活力;午后,坐于一面明亮的落地窗前,饮一杯醇香的咖啡,手持一本心仪的书籍,在此刻,寻得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平和;傍晚多彩柔和的灯光秀,使得原本棱角分明的巴洛克建筑,一下子失去了冷峻和威严,更多的被柔情和温暖所取代。你驻足聆听街头艺人音乐中的诉说的往事,亦或是漫步在一路之隔的海边,感受着海风轻柔抚面。太公小镇给你不得不去的理由。
    地址: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第三海水浴场西北方向

行业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信息

两株千年银杏树与虎山小村七旬老人的坚守

时间:2017-2-21  来源:大众网  作者:张钰悦   【关闭】

  编者按: 

  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许多古树名木经历过朝代的更替,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中国历来对古树名木有着特殊的情感,从被汉武帝封之为 “将军柏”的河南嵩阳书院两株四千五百年以上的古柏,到见证明朝年间18次官方移民的山西洪洞老槐树,再到已有四千年树龄的日照莒县浮来山的天下银杏第一树的银杏,都寄托着人们的深厚感情。日照市对古树名木的重视程度一直以来都很高,2017年,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之际,日照市林业局与大众网联合开辟“古树名木”专栏,讲述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资料图 丁斌丨摄

资料图 丁斌丨摄

下寺
  树,长大、长久了,就会长在几辈人,一个村庄,甚至是一座城市的记忆里。
  在岚山虎山小村的下寺院内,有2株千年银杏树。寺院面积虽小,却环抱村庄的“保护神”。这是岚山最早的寺院,也是岚山最“老”的树。银杏树一站就是1300余年。这背后离不开村民的辛勤付出。
  在距小村数公里之外,人们一眼就能看见这傲然挺立的银杏树。最大的树高30米,胸围2米,冠幅20米,东西冠幅18米,南北冠幅22米,5人张开双臂也无法合抱。穿过寺院的三殿就是千年银杏树,两株银杏树犹如一对雄狮,威武地守在小村寺院内。游客用红绳将银杏树围起。苍劲的枝桠上,挂满银杏枝叶。这两株银杏树曾是小村588户村民的记忆,见证十几代人的生活。
  1300余年,银杏树慢慢长出了文化,渐渐长成了风景。它历经千年而不老。据民间相传,尉迟敬德平辽报捷后,回朝拨专款修建卧佛院,以纪念屯兵于此。寺院建成后,庙中主持索要镇寺之宝,尉迟敬德从怀中了掏雌雄二枚银杏,要方丈将其全部种下。谁料方丈心存私念,只种了一粒,另一粒藏于密室作传寺之宝,岂知种下的一粒为雄株,因而只能靠根生雄株繁衍,却结不出果实。
  民国时代,寺院衰败,神像遭破坏,寺院的僧人也寥寥无几。几十年无人问津。2006年,村书记对其进行修缮,将银杏树进行围栏,并派人看管。2年前,张纪乐老人在寺院旁“扎根”,用爱守护着千年银杏树、寺院和这个村庄。
  在张纪乐记忆中,寺院和银杏树打他一出生就站在那里,像个老人一样,静静看着他。在他眼里,77年过去了,银杏叶子越长越茂,但一点也不见粗。
  在街坊邻居们的眼里,它是给村民带来福运的“神树”,也是整个村的信仰,村民对它格外爱护。每月的初一、十五,前来祈福的村民络绎不绝,他们捧着香火祈求银杏树为自己和家人保佑。每到深秋季节,许多人就会慕名而来,欣赏这两株银杏树。 
  一株古树,即使叶落,仍是村民念念的根。村民对银杏树有一种很深的感情,即便身在远方,在特殊的日子还会来这里与“老朋友”叙旧。
  如今,村庄拆迁,昔日的平房已是一片空地。村庄空了。银杏树的故事也渐渐淡化,但它依旧庄严的屹立在寺院内,张纪乐老人仍然坚守在银杏树旁,因为他割舍不下对银杏树、村庄那份浓浓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