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本网站已停止更新!!!

    王家皂与乔家墩子、后滩西村三个村“三村联改”,统一规划开发共同打造太公旅游小镇。
    太公旅游小镇,位于太公三路以北、山海天路两侧,用地面积451亩,总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以3-4层为主,是王家皂、乔家墩子、后滩西3个民俗村的联合提升改造工程,主要建设商业、酒店、餐饮、娱乐、公寓等内容,是距离第三海水浴场最近的旅游特色小镇,是集旅游休闲、养生度假、精品购物为一体的滨海旅游综合体。
    小镇涉及的三个村建筑风格不同、各具特色。王家皂项目采用欧式巴洛克建筑风格,将传统渔家文化与现代商业有机融合,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元素和“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依托原生态民俗渔村改造,打造集民俗、餐饮、酒店、社区商业于一体的新业态民俗旅游度假小镇。项目建成后将率先实现民俗旅游提档升级,助力旅游富市在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开花结果。
    太公旅游小镇是全市民俗旅游提档升级示范项目。2017年底率先启动建设的王家皂项目,位于碧海路以西、太公三路以北,概算投资3.3亿元。项目建设用地面积67亩,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60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多层、高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为一级。地上共划分8个组团18个单体,其中A、B楼为8层,其余楼为3-5层。
    在太公旅游小镇中,红瓦、白墙、绿树仿佛置身于如梦似幻的纯真童话世界里。清晨和着海风,头顶是明媚的阳光,你行在由石板铺成的小路上,迎面开来的是颜色艳丽的巡游花车,你可以尽情享受这份热情和活力;午后,坐于一面明亮的落地窗前,饮一杯醇香的咖啡,手持一本心仪的书籍,在此刻,寻得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平和;傍晚多彩柔和的灯光秀,使得原本棱角分明的巴洛克建筑,一下子失去了冷峻和威严,更多的被柔情和温暖所取代。你驻足聆听街头艺人音乐中的诉说的往事,亦或是漫步在一路之隔的海边,感受着海风轻柔抚面。太公小镇给你不得不去的理由。
    地址: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第三海水浴场西北方向

行业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信息

黄墩邵家沟村:千亩桃园丰收 村民“桃”醉其中

时间:2016-10-27  来源:日照网   【关闭】

 

 
 
  一说起黄墩镇,大家可能首先就会想到黄烟,没错,黄墩镇是黄烟种植大镇,但随着近年来农业结构调整,这个镇的农业结构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一些林果树种也纷纷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落地扎根,结出累累硕果。

  记者来到了黄墩镇的邵家沟村,2014年这个村引进种植了近1000千亩的桃树,村书记告诉记者说,引进的桃树品种叫沂蒙双红桃,目前在日照仅有这一个村种植,十月份的季节正是这个品种的桃子大量成熟上市的季节,一个个红艳艳的桃子缀满了枝头,让人垂涎欲滴。
 
  沂蒙双红桃,是邵家沟村支部书记韩经村2013年经河北、平邑等地考察后选定的品种,一般品种的桃子都在农历六七月份成熟,而这种沂蒙双红桃却在霜降前后上市,成为秋季果篮的宠儿,销售优势明显。

  这种桃子的优点是个头大,产量高,效益好。村支部书记韩经村给记者算了一笔帐,这一千亩的桃园,至少能创造一千万元的经济价值。

  刚种上时只有指头粗细的桃树苗,两年后就长得长粗又壮,桃树长得好,管理很重要。施肥、剪枝、锄草,一年四季,园子都得需要人照料,这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少农村剩余劳动力。

  村民刘为英今年五十多岁,家里除了有点口粮地之外,家庭收入只能靠打工,家门口的这片桃园,让她找到了就业的好机会。

依托这片桃园,村里有力推进了精准扶贫工作,村里的残疾人、贫困户,共计十一位家庭贫困的村民在这里打工,75岁的村民辛佐学和老伴长期患病,桃园建后,他来看守桃园,月收入一千多元。

  找准产业项目,为村民找到持久的致富路,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好方法。今年是这片千亩桃园迎来的第一个丰果期,园子里,村民们正忙着将刚摘下来的桃子套袋装箱,随后这些又大又红的桃子,就要走出山村,走进大城市,邵家沟村的脱贫致富之路也将越走越宽阔。(社会零距离/直播日照记者:艺莹 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