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本网站已停止更新!!!

    王家皂与乔家墩子、后滩西村三个村“三村联改”,统一规划开发共同打造太公旅游小镇。
    太公旅游小镇,位于太公三路以北、山海天路两侧,用地面积451亩,总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以3-4层为主,是王家皂、乔家墩子、后滩西3个民俗村的联合提升改造工程,主要建设商业、酒店、餐饮、娱乐、公寓等内容,是距离第三海水浴场最近的旅游特色小镇,是集旅游休闲、养生度假、精品购物为一体的滨海旅游综合体。
    小镇涉及的三个村建筑风格不同、各具特色。王家皂项目采用欧式巴洛克建筑风格,将传统渔家文化与现代商业有机融合,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元素和“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依托原生态民俗渔村改造,打造集民俗、餐饮、酒店、社区商业于一体的新业态民俗旅游度假小镇。项目建成后将率先实现民俗旅游提档升级,助力旅游富市在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开花结果。
    太公旅游小镇是全市民俗旅游提档升级示范项目。2017年底率先启动建设的王家皂项目,位于碧海路以西、太公三路以北,概算投资3.3亿元。项目建设用地面积67亩,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60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多层、高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为一级。地上共划分8个组团18个单体,其中A、B楼为8层,其余楼为3-5层。
    在太公旅游小镇中,红瓦、白墙、绿树仿佛置身于如梦似幻的纯真童话世界里。清晨和着海风,头顶是明媚的阳光,你行在由石板铺成的小路上,迎面开来的是颜色艳丽的巡游花车,你可以尽情享受这份热情和活力;午后,坐于一面明亮的落地窗前,饮一杯醇香的咖啡,手持一本心仪的书籍,在此刻,寻得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平和;傍晚多彩柔和的灯光秀,使得原本棱角分明的巴洛克建筑,一下子失去了冷峻和威严,更多的被柔情和温暖所取代。你驻足聆听街头艺人音乐中的诉说的往事,亦或是漫步在一路之隔的海边,感受着海风轻柔抚面。太公小镇给你不得不去的理由。
    地址: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第三海水浴场西北方向

行业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信息

将“作战图”变成“风景线”—五莲旅游脱贫攻坚在行动

时间:2016-8-25  来源:日照市旅游信息中心   【关闭】

  户部乡是五莲县易地扶贫搬迁的重点区域,搬迁后的村庄通过发展乡村游旧貌换新颜,不仅实现了脱贫,而且走上了致富道路。龙潭湖、宰相湖两个度假村在樱桃采摘节期间,接待游客6.5万人,旅游收入267万元。
  与其他扶贫方式相比,旅游、文化和体育扶贫具有市场优势明显、产业活力强、带动作用大等特点,在我国扶贫开发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正成为我国扶贫攻坚的崭新生力军。作为五莲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单位,五莲旅游和文体广电局发挥行业优势,积极作为,通过五大路径,助推全县脱贫攻坚。
  全面推进扶贫规划工作。在上半年完成《石场乡旅游总体规划》《户部乡黄崖川村旅游发展规划》等10个区域规划评审基础上,下半年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五莲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马耳山流域旅游发展概念规划》编制单位,并组织规划单位进行了实地调研,确保将扶贫开发充分融入到区域发展规划中。 
  扎实有效开展产业扶贫工作。指导各镇村开展乡村民俗旅游、林果生态园、农家乐接待、生态采摘等,引导群众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游。今年新发展乡镇乡村游开发公司10余家,引导规模林果片区打造乡村游精品采摘园区43个。
  积极推进扶贫争引工作。将乡镇、景区内的建设的47个旅游厕所纳入全省旅游厕所管理系统,将户部太阳城葡萄酒庄等11个重点项目纳入全市重点旅游项目库等,一系列行业争引措施向贫困地区倾斜。截止目前,已争取上级旅游扶贫资金120万元。积极推进贫困乡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对3个贫困乡镇各拨付15万元,对乡镇综合文化站进行改造提升,配备图书、电脑、电子阅览室。为贫困村发放91个便携式音箱、131台听戏机、116台看戏机,开展一月一村一场电影活动。
  因地制宜开展扶贫培训工作。注重旅游技能培训,强化扶贫“造血”功能。在举办全县旅游业务培训会同时,采取下乡培训、上门学习的方式,分别在户部等乡镇举办乡村旅游专题培训班、组织上沟村农家乐到小榆林村考察学习,和扶贫办组织户部乡部分村支部书记和第一书记到博山区学习旅游扶贫经验。7月底,结合创建验收工作,市、县两级对13个特色村、采摘园等进行全面的专业指导。截止目前,组织各类培训300余人次。
  创新举办扶贫营销活动。在前期帮助石场乡、户部乡完成“走进日照·玩转五莲2016年乡村旅游春季旅游推介”在青岛、潍坊、日照地市的宣传促销,指导高泽镇举办柴麓崮庙会的基础上,优先将易地扶贫搬迁、莲西区域等旅游文体节会信息通过微信、网站进行宣传推介,联系客源市场,做好市场对接,吸引外地游客,增加当地旅游收入。
  下步,借助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活动,将旅游发展与扶贫开发融合发展作为全域旅游产业融合工程重要内容来抓。集中打造大槐树、龙潭湖等民俗旅游度假村,引导各乡村游采摘园区。为汪湖镇前泥牛等四个贫困村,配备健身路径和体育健身器材,继续为贫困村配备图书、放映电影、培训文化志愿者。在组织金秋旅游文化节活动中,优先考虑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的旅游资源,做重点宣传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