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本网站已停止更新!!!

    王家皂与乔家墩子、后滩西村三个村“三村联改”,统一规划开发共同打造太公旅游小镇。
    太公旅游小镇,位于太公三路以北、山海天路两侧,用地面积451亩,总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以3-4层为主,是王家皂、乔家墩子、后滩西3个民俗村的联合提升改造工程,主要建设商业、酒店、餐饮、娱乐、公寓等内容,是距离第三海水浴场最近的旅游特色小镇,是集旅游休闲、养生度假、精品购物为一体的滨海旅游综合体。
    小镇涉及的三个村建筑风格不同、各具特色。王家皂项目采用欧式巴洛克建筑风格,将传统渔家文化与现代商业有机融合,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元素和“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依托原生态民俗渔村改造,打造集民俗、餐饮、酒店、社区商业于一体的新业态民俗旅游度假小镇。项目建成后将率先实现民俗旅游提档升级,助力旅游富市在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开花结果。
    太公旅游小镇是全市民俗旅游提档升级示范项目。2017年底率先启动建设的王家皂项目,位于碧海路以西、太公三路以北,概算投资3.3亿元。项目建设用地面积67亩,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60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多层、高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为一级。地上共划分8个组团18个单体,其中A、B楼为8层,其余楼为3-5层。
    在太公旅游小镇中,红瓦、白墙、绿树仿佛置身于如梦似幻的纯真童话世界里。清晨和着海风,头顶是明媚的阳光,你行在由石板铺成的小路上,迎面开来的是颜色艳丽的巡游花车,你可以尽情享受这份热情和活力;午后,坐于一面明亮的落地窗前,饮一杯醇香的咖啡,手持一本心仪的书籍,在此刻,寻得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平和;傍晚多彩柔和的灯光秀,使得原本棱角分明的巴洛克建筑,一下子失去了冷峻和威严,更多的被柔情和温暖所取代。你驻足聆听街头艺人音乐中的诉说的往事,亦或是漫步在一路之隔的海边,感受着海风轻柔抚面。太公小镇给你不得不去的理由。
    地址: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第三海水浴场西北方向

行业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信息

代表委员献言 “旅游富市”之路该怎么走?

时间:2016-1-18  来源:日照新闻网  作者:刘祥彩 李培安   【关闭】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16年,我市将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十三五”时期,要高举“旅游富市”的旗帜,把旅游业提升到与工业同等重要的位置,打响“阳光海岸、美丽日照”旅游品牌,加快打造旅游支柱产业。
  旅游业是“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是“富民、富市、富财政”的黄金结合点,也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那么,“旅游富市”之路该怎么走?参加今年“两会”的代表和委员们展开了热烈讨论。

  王均波:让日照旅游全方位开花

  “今年我们将加大旅游项目建设,强化客源市场开拓,着力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推动旅游业改革发展。”市人大代表、市旅游局局长王均波介绍说。
  2016年,将加大旅游项目招引力度,编制旅游项目招商目录,完善旅游招商项目库、投资商库。建立全市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工作台账,充分发挥行业管理职责。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抓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积极开拓旅游客源市场,制订宣传营销工作方案,吸引更多的中高端游客来我市旅游。
  在营销上,实施“1+N”营销战略,联合市直有关部门、区县开展捆绑营销,增强宣传合力。开发入境市场,对接“一带一路”、中韩自贸区机遇,吸引韩日、港澳台、东南亚游客来日照观光旅游。

  杨琳:突出日照文化特色错位发展文化旅游

  政协委员杨琳发现,如今游客对高品位、个性化、参与性高的文化旅游产品需求不断提高,日照应突出自身文化特色,加快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整合。
  良好的原生态阳光海岸、山海天的渔家游、五莲山的佛文化、海滨国家森林公园的林和海、日照黑陶、日照农民画、日照竹和茶的独特韵味,是日照独有的魅力。
  她认为,在错位发展上,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快滨海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提高旅游文化内涵。为此建议对奥林匹克水上公园进行深度开发,突出体育娱乐特色;对山海天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突出民俗休闲特色;对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保护性开发,提出生态旅游特色。

  李振函:别忘了开发日照温泉资源

  地热温泉,是近几年我市勘查开发的重要地下自然资源,来自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的市政协委员李振函发现,日照属于基岩地区,莒县、五莲县大部分处在沂沭地热分布区,东港区、岚山区属胶南隆起地热分布区,日照各区县均有地热资源。
  他认为,温泉可以破解日照淡旺旅游瓶颈,在旅游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所以“旅游富市”不应忽视温泉资源开发。为此他建议,应全面勘查地热温泉资源,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本土特色,创新温泉旅游项目;申报并建设国家地热温泉城;保护温泉资源,注重生态效益。
  孙启海:不能忽视乡村游

  市政协委员、日照市庚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启海认为,日照发展旅游也不应忽视了乡村游。
  近几年来,乡村游已成为日照旅游业的新生力量,特别是拉动了短程自驾游。
  日照乡村游目前还很年轻,需要完善培养。为此他建议,应统筹规划,全市一张图,一盘棋,避免雷同;应注重挖掘乡村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可根据历史典故、名人足迹、坊间传说等复原或开发相对应的景区景点,不断提高乡村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应调整现有乡村游产品结构,把传统的观光型产品逐步转变为度假型与观光型相结合的旅游产品;应加大投入力度,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包括宾馆、饭店、景点设施、交通、购物等配套设施得以配套完善,并各具特色。同时还要规范管理。
  赵琦:振兴地方戏曲打造多元休闲游特色

  政协委员赵琦认为,日照地方戏曲种类丰富,吕剧、茂腔、周姑子戏等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可振兴地方特色戏曲,打造多元休闲旅游特色。
  她建议,应实施日照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高戏曲水平,培养戏曲人才,壮大戏曲队伍。应结合时代特点创作新戏,体现日照地方戏的独特性。如新创作的周姑子戏《家长理不短》、茂腔《乡村调解员》以及吕剧《好媳妇》《借婆婆》都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还要给传统戏剧予以精致“包装”,让本土剧目成为一门高雅的艺术。让地方戏也作为文化旅游的一个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