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本网站已停止更新!!!

    王家皂与乔家墩子、后滩西村三个村“三村联改”,统一规划开发共同打造太公旅游小镇。
    太公旅游小镇,位于太公三路以北、山海天路两侧,用地面积451亩,总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以3-4层为主,是王家皂、乔家墩子、后滩西3个民俗村的联合提升改造工程,主要建设商业、酒店、餐饮、娱乐、公寓等内容,是距离第三海水浴场最近的旅游特色小镇,是集旅游休闲、养生度假、精品购物为一体的滨海旅游综合体。
    小镇涉及的三个村建筑风格不同、各具特色。王家皂项目采用欧式巴洛克建筑风格,将传统渔家文化与现代商业有机融合,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元素和“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依托原生态民俗渔村改造,打造集民俗、餐饮、酒店、社区商业于一体的新业态民俗旅游度假小镇。项目建成后将率先实现民俗旅游提档升级,助力旅游富市在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开花结果。
    太公旅游小镇是全市民俗旅游提档升级示范项目。2017年底率先启动建设的王家皂项目,位于碧海路以西、太公三路以北,概算投资3.3亿元。项目建设用地面积67亩,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60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多层、高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为一级。地上共划分8个组团18个单体,其中A、B楼为8层,其余楼为3-5层。
    在太公旅游小镇中,红瓦、白墙、绿树仿佛置身于如梦似幻的纯真童话世界里。清晨和着海风,头顶是明媚的阳光,你行在由石板铺成的小路上,迎面开来的是颜色艳丽的巡游花车,你可以尽情享受这份热情和活力;午后,坐于一面明亮的落地窗前,饮一杯醇香的咖啡,手持一本心仪的书籍,在此刻,寻得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平和;傍晚多彩柔和的灯光秀,使得原本棱角分明的巴洛克建筑,一下子失去了冷峻和威严,更多的被柔情和温暖所取代。你驻足聆听街头艺人音乐中的诉说的往事,亦或是漫步在一路之隔的海边,感受着海风轻柔抚面。太公小镇给你不得不去的理由。
    地址: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第三海水浴场西北方向

行业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信息

规范景区门票,要从权宜之举通往长效治理

时间:2015-9-10  来源:新华网   【关闭】

  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景区门票价格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决定将从今年9月起开展为期一年的门票价格专项整治工作,期间,对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景区,各地原则上不出台新的上调门票价格方案。(新华网)

  旅游景点的公共性并非完全放弃利益追求,相反,把价格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改变单纯的门票经济诉求,还能让旅游业在

  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景区门票价格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将从今年9月起开展为期一年的门票价格专项整治工作。在国庆等法定节假日期间,将加大旅游市场巡查力度。发改委表示,对相关景区,将开展定价成本监审,监审时,应扣除维持景区正常运营以外的其他开支,并主动公开成本监审结果。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景区,门票价格明显偏高,社会反映强烈的,由价格主管部门开展成本调查,引导其适当降价。(9月9日新华社)

  “两节”将至,不少景区门票价格再次上调,两部委出台专门“整治通知”,自然契合各方期待。当然了,推出这类临时性的行政干预手段,也许恰恰从侧面折射出,常态化价格管理机制的失效。近年来,职能部门虽然出台了一揽子的法律法规,试图将景区门票定价纳入规范化轨道,却似乎仍然难以撼动,各地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和涨价冲动。

  最新发布的“专项整改通知”,其核心逻辑无疑有二。其一,重新宣示了门票提价的程序要求,比如说公示时限、调整幅度等等,据此严厉打击“违反规则的涨价”;再者就是,新增了“成本监审”的环节,通过财务审计、信息公开,避免景区自说自话地论证“涨价合理”。经过这一轮整治,公众似乎有理由期待,短期内不再出现荒唐的“门票涨价潮”。但是在此之后,我们又是否能找到一种长久适用的方法,来彻底确保景区门票的公平定价呢?

  “景区”身份的复杂性,决定了其门票定价的诸般纠结。标榜全民资产、公益属性的所谓景区,现实经营中却是不折不扣的商业化运作。整体外包、特许授权、产权托管等等一连串的市场化操作,使得景区本着“利益最大化”原则,自然倾向于不断上调门票。且,地方职能部门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多数时候也只是听之任之而已。

  景区运营方与地方政府深度勾连的利益关系,更使得“门票上涨”失去本地化的制约力量——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尽管各地景区违规提价之事屡有发生,但我们却很少看到,有当地的物价部门出手整治。此般语境下,几乎唯有自上而下的专项整治,才是遏制景区疯狂涨价的可行手段。可众所周知的是,这一样并非是长远之计。

  此次景区门票价格专项整治,即便是一种临时性的应急举措,却也在两个方面给整个社会以启示。一方面,抛出“成本监审”的概念,无异于明确了,景区经营的伦理基础,那就是“收支平衡,合理盈余”;另一方面,由中央部委牵头治理,也提示我们,要超越地方利益的掣肘,更多尝试以垂直化、简练化的管理体系,倒逼门票定价的理性回归。一言以蔽之,从“权宜之举”中寻找普遍适用的经验,并通过适当的机制设计将之长效化,才是破解景区涨价怪圈的可行路径。

  健康、更持久地发展的同时,扩大旅游业的关联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