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本网站已停止更新!!!

    王家皂与乔家墩子、后滩西村三个村“三村联改”,统一规划开发共同打造太公旅游小镇。
    太公旅游小镇,位于太公三路以北、山海天路两侧,用地面积451亩,总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以3-4层为主,是王家皂、乔家墩子、后滩西3个民俗村的联合提升改造工程,主要建设商业、酒店、餐饮、娱乐、公寓等内容,是距离第三海水浴场最近的旅游特色小镇,是集旅游休闲、养生度假、精品购物为一体的滨海旅游综合体。
    小镇涉及的三个村建筑风格不同、各具特色。王家皂项目采用欧式巴洛克建筑风格,将传统渔家文化与现代商业有机融合,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元素和“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依托原生态民俗渔村改造,打造集民俗、餐饮、酒店、社区商业于一体的新业态民俗旅游度假小镇。项目建成后将率先实现民俗旅游提档升级,助力旅游富市在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开花结果。
    太公旅游小镇是全市民俗旅游提档升级示范项目。2017年底率先启动建设的王家皂项目,位于碧海路以西、太公三路以北,概算投资3.3亿元。项目建设用地面积67亩,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60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多层、高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为一级。地上共划分8个组团18个单体,其中A、B楼为8层,其余楼为3-5层。
    在太公旅游小镇中,红瓦、白墙、绿树仿佛置身于如梦似幻的纯真童话世界里。清晨和着海风,头顶是明媚的阳光,你行在由石板铺成的小路上,迎面开来的是颜色艳丽的巡游花车,你可以尽情享受这份热情和活力;午后,坐于一面明亮的落地窗前,饮一杯醇香的咖啡,手持一本心仪的书籍,在此刻,寻得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平和;傍晚多彩柔和的灯光秀,使得原本棱角分明的巴洛克建筑,一下子失去了冷峻和威严,更多的被柔情和温暖所取代。你驻足聆听街头艺人音乐中的诉说的往事,亦或是漫步在一路之隔的海边,感受着海风轻柔抚面。太公小镇给你不得不去的理由。
    地址: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第三海水浴场西北方向

行业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信息

景区票价事关旅游业转型

时间:2015-8-26  来源:新华网   【关闭】

    门票涨价,服务缩水,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障碍之一。景点不能仅盯着门票收入,更要着眼于行业整体水平提升之后的收益

  “李白游不起,徐霞客也要变宅男”。国内一些景区票价高、服务差,历来备受公众诟病。憋了三年不涨价,明年又到“解禁年”。有媒体近日发现,一些地方刚入选“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也迫不及待宣布即将涨价,令人大跌眼镜。门票价格究竟该不该涨,怎么涨,再次引发争议。

  对一些景点来说,涨价并非没有理由。扩建园区、升级基础设施、抑制过多客流,某种程度上需要通过提高票价实现。如果说门票涨价能带来旅游体验的升级,大部分游客也并非不能接受。然而,对那些习惯了“靠山吃山”的景区来说,门票收益无异于一块旱涝保收的“自留地”,更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靠提升软硬件质量吸引客流,带来经济收益?费那个劲干吗,门票收入不就是“金饭碗”吗?这正是一些景区“解禁必涨”的内在逻辑。

  门票涨价,服务缩水,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障碍之一。很多游客最直观的体会,莫过于花了更多的钱,却享受不到优质的旅游体验。景点门票必须“打包”购买、景区餐饮店漫天要价,厕所脏得难以下脚、几公里难觅一张休息的座椅……这样的景区,即便风景再好,又能吸引多少人故地重游?“唯涨价论”和公众旅游体验之间的落差,暴露了旅游业发展进程中的诸多缺陷,也是行业发展不够成熟的表现。

  “旅游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久前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给予旅游业转型升级很高的期待,也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从这个意义上说,景区的门票虽小,却牵连着整个产业的未来。尤其要看到,旅游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只要找到对路的发展节奏,火的将不仅仅是一山一水,还可以和周围的餐饮、娱乐、交通、住宿等服务行业产生良性互动,以景区“小经济”盘活区域“大经济”。

  因此,拨开景区门票涨价的表面争论,凸显的是如何提升旅游业现代化水平,让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更重要动力。GDP增长贡献率超过10%,市场规模38亿人次,经过几十年的孕育,旅游业已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推进器。作为一整套改革的重要组成环节,景点在门票价格等方面要取信于民,彰显自身的公益性,同时要通过整体旅游服务环境的优化,更好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需求。

  对景点而言,眼睛不能仅盯着门票收入,而要着眼于行业整体水平提升之后的收益。西湖景区免费开放13年,换来了城市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美国黄石公园,门票收入占公园全部收益不到7%,价格仅占国民月平均工资不到1%,其成功的管理模式被许多同行学习借鉴。即便是确有必要涨价的,也要借此机会提升管理水平,用好听证会等民意沟通平台,把收支账本做得明明白白,把每一分钱都用到提高群众旅游满意度上。

  如今,中国的旅游业正在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期。政策法规日益健全、带薪休假逐渐普及、小短假带来新的增长点……在这一背景下,地方政府和景区管理者需要“风物长宜放眼量”,摒弃急功近利的思维定势,在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上多下功夫,从而带给游客更好的旅游休闲体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更有质量地发展。